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业委员会(2)

来源:能源研究与信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9月09日 23:13: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本文转自:新华网 ??9月8日,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业委员会启航仪式暨2022思极生态大会在京召开。 ??向海平强调,国家能源局十分注重能源企业的数字化

本文转自:新华网

??9月8日,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业委员会启航仪式暨2022思极生态大会在京召开。

??向海平强调,国家能源局十分注重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,积极推动数字化技术的研发与运用。专委会启航,打开了中国能源行业、数字行业发展的新局面,将会促进能源领域与数字技术进一步融合。国网信通产业集团顺应社会发展需要,联合我国能源及互联网企业、科研院所等优势力量,成立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业委员会,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能源研究会的支撑能力,激发数字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,更全面有力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

??本次大会还设有主题报告和论坛研讨环节。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就能源数字技术、数字化转型方向,电力数字空间全景感知与通信,电力数字空间智慧平台与应用,电力数字空间网络安全与运营等领域作了专题报告。

??庞骁刚表示,当前,能源电力发展面临保障安全可靠供应、加快清洁低碳转型、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。电网是能源转换利用和输送配置的枢纽平台,提高电网数字化水平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、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。国家电网公司始终把数字化作为推进电网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按照清洁低碳是方向、能源保供是基础、能源安全是关键、能源独立是根本、能源创新是动力、节能提效要助力的原则要求,我们发布服务“双碳”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两个行动方案,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,编制“十四五”数字化规划,完成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框架设计。通过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,全面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,争当能源转型的推动者、先行者、引领者。他指出,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牵头成立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委会,对促进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,赋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希望专委会在中国能源研究会指导下,借助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能源数字化专业优势,系统深入开展能源数字化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,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,为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??向海平强调,国家能源局十分注重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,积极推动数字化技术的研发与运用。专委会启航,打开了中国能源行业、数字行业发展的新局面,将会促进能源领域与数字技术进一步融合。国网信通产业集团顺应社会发展需要,联合我国能源及互联网企业、科研院所等优势力量,成立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业委员会,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能源研究会的支撑能力,激发数字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,更全面有力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

??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,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,中央网信办网络空间研究院副书记宜兴章,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副局长靳力,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骁刚,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国兵器集团北斗应用发展研究院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、清华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华北电力大学专家学者,能源企业与合作伙伴代表出席大会。

??史玉波对大会及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,对专委会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。他指出,要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发展、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交融并进的大趋势,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,肩负起推动能源变革和数字转型的重要使命,引领和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。要思想策源,积极推动智库建设,要创新赋能,增强能源转型动能,要主动服务,营造协同发展氛围。

??9月8日,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业委员会启航仪式暨2022思极生态大会在京召开。

??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,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,中央网信办网络空间研究院副书记宜兴章,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副局长靳力,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骁刚,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国兵器集团北斗应用发展研究院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、清华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华北电力大学专家学者,能源企业与合作伙伴代表出席大会。

文章来源:《能源研究与信息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yjyx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9/992.html



上一篇:国泰君安行业观察:新旧能源盈利共振上行 科技
下一篇:工信部将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

能源研究与信息投稿 | 能源研究与信息编辑部| 能源研究与信息版面费 | 能源研究与信息论文发表 | 能源研究与信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能源研究与信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